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立新街道有妙招

近年来,立新街道深入贯彻落实荆州新城总体规划部署,全面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,通过盘活存量资产、优化资源配置、创新经营模式等举措,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。2024年,街道集体经济实现总收入3057.06万元,其中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。

发展物业经济。鼓励村居通过开发沿街店面、配套物业服务等方式实现集体增收。如东岳村地处沙北新区中心位置,已全部完成拆迁,原来所有村民搬入城市小区。2021年该村撤销原有建制,成立东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,现有股民1861人,还迁门面2.2万平方米。东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充分利用沙北新区核心地段门面资源,以“打造优质商业街,提升城市品位度”为目标,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以招优引新为原则,着力培植经济增长点,同时成立物业公司,管理还迁小区和门面,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鼓励参股经营。对征地拆迁村居,鼓励村集体将部分或全部土地征用款、集体资源、帮扶资金等通过投资入股方式,投入效益稳定的重点项目、重点企业或其它投资平台,获取固定投资回报。如徐桥村利用自身区位优势,抓住沙北新区开发机遇,与荆州裕宝公司合作在徐桥村45亩集体经济发展土地上,建设6万平方米城市家居广场。项目建成后徐桥村每年获得125万元土地租金收益和160万元入股分红收益,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。

优化资产管理。对有闲置资金的村居,通过购置实物资产、推行以房抵资等方式,实现了长期固定租金或分红收入。如荆江村早在1997年就主动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,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成功与蓝特集团达成合作意向,以土地入股,兴建蓝特陶瓷建材大市场,村集体年固定收入从最初40万元增长到480万元。围绕“立足荆江、走出荆江、发展荆江”的发展战略,收购大庆路农贸市场,在同心村购地建立荆江康瑞特公司,成为了“荆州商贸第一村”。2021年该村撤销原有建制,成立荆江股份经济合作社,年收入不断增加,进一步巩固了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。

探索园区经济。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挑战,积极谋划园区经济。2021年在沙市区锣场镇合作筹资购地103亩,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园区,该园区内规划邻里中心和厂房,收入来源主要为租金和物业管理收入;2022年该园区开工建设,目前一期已建成,已与2家企业签订意向性协议。谋划在沙市区岑河镇购地200亩,依托辖区内一省级农产品龙头企业,建设食品工业园,引进社会资本入股,共同生产经营。

创新品牌运营。立足长远,转变传统集体经济发展思路。推动荆江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荆州市立新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,注册“新城礼遇”商标,设计开发一批高端潮玩、首发、文创产品,探索开办产品集合店,实现实体化运作,并通过网络平台、新媒体和共享展示中心,开展“线上+线下”品牌推广,推进“新城礼遇”公共品牌市场化运作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